“中国古诗词演唱第一人”姜嘉锵做客百家讲坛 8月15日下午,由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公共事业管理科主办,社戏团队承办的第二十四期“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在大钟寺社区活动室开讲。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姜嘉锵先生以“诗中有乐 乐中有诗 声通中外 情达今古”为主题讲述他的“诗?乐人生”以及人生感悟。
寻到文化的根,唱出自己的特色 活动现场,姜嘉锵回顾了自己的“诗?乐人生”,如今已经82岁高龄的他平和从容、波澜不惊,他讲述了自己唱歌喜欢 “琢磨”,作曲家也愿意把歌曲给他,于是他在艺术的春天里大放异彩,声名远播海内外。对自己取得的“金唱片”奖,他戏谑:“谁说艺术只吃青春饭?在艺术的门下,没有年龄的优势,就看你用不用心,肯不肯钻研。”对自己依然高昂舒展的嗓音,他骄傲:“像我这样的年纪,在舞台上还能真唱,的确是为数不多了,这也可以说是天赋所赐吧。”对自己更加娴熟精进的演唱技艺,他坦言:“我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是靠自学摸索而成,我听着温州的鼓词、街边的莲花落长大,民间曲艺、家乡文化对我影响至深。“艺术的形成,不是跟谁学就能学成的,要慢慢积累。我认为,要寻到文化的根,要受到文化的熏陶,唱出自己的特色。”
一生为祖国、为人民歌唱 虽然姜嘉锵早就退休了,但他的活动安排多多,比不退还忙。大部分的出访活动,大量的歌曲录制,都在退休以后。虽然女儿在新西兰安家,但姜嘉锵和妻子金家勤还是选择留在了国内,他说他的土壤在中国。如今,姜嘉锵和妻子金家勤依旧夫唱妇随、琴瑟和谐,过着幸福的生活。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了欢声与笑语的家庭,歌声一直响亮在他们的生活里。姜嘉锵表示,他愿意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燃放自身所有的光与热,一生为祖国、为人民歌唱。 姜嘉锵于1956 年开始从事演唱专业。1957 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1980 年在文化部举办的首届观摩评比演出中获独唱表演一等奖。1987 年被评为“全国听众最喜爱的歌唱演员”。他演唱的《枫桥夜泊》(黎英海曲)获“八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比赛”金奖,并获中国台湾“第九届金曲奖最佳演唱人奖”。录制出版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姜嘉锵独唱集》荣获“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曾赴苏联、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国演出、讲学。中央电视台为其录制《曲曲动情多》专题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以《声通中外,情达古今》为题为其制作了个人专题节目。著名音乐家李西安这样评价他,“姜嘉锵的演唱艺术在中国民族声乐学派中,独树一帜。”音乐学者李凌则称他为“学者型的歌唱家”。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姚胜昌称赞他,“他不仅仅是在唱歌,更是在唱文化!” 姜嘉锵先生的经典歌曲代表作有很多,如《关雎》、《挑担茶叶上北京》、《茶山谣》、《逛新城》、《枫桥夜泊》、《草原恋》、《凤求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些歌曲都是那个时代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活动结尾,应观众热烈的请求,姜嘉锵先生精气神十足,为现场在座的听众演唱了《挑担茶叶上北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歌曲,让大家找回了那个年代的感觉,收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一名现场观众,她说道:“姜嘉锵老师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男神啊,我们很多人都是听着他的歌长大的,今天能有幸目睹并聆听他的讲座,这得感谢北下关街道,也祝愿胡同里的百家讲坛越办越好!” 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公共事业管理科科长侯京玲出席本次讲座,北下关街道微信运维中心主任张弓惊主持了本次活动,北下关街道各社区数百名居民参加了此次讲座。 胡同里的百家讲坛是北下关街道为打造"文化北下关、书香北下关"品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为丰富辖区内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与明星大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同时也为明星大师走进基层提供一个平台而开展的一项以社区为主体的文化活动,已成为海淀区一项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 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名杰表示:"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将名家大师与普通百姓联系在一起,这既能让名师大家密切联系群众,也能让群众近距离与名家大师交流,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动形态。" 北下关街道办事处主任毕淑琴对胡同里的百家讲坛也赞不绝口:"国家在大力倡导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海淀区也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而'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在这样的契机下,紧紧抓住了北下关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践行文化下基层,艺术为人民。我们希望这样的文化平台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文化名人走进社区,持续不断地让普通百姓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