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会介绍 学会动态 会员之家 老一辈夙愿 大力倡导“中国唱法” “中国唱法”教学论坛
老一辈夙愿
浏览排行
中国文联召开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深深的怀念 难忘的教诲
王宝璋教授的一封公开信
试论王宝璋声乐教学对嗓音潜机能的
关于举办全国首届“中国唱法”电视
“中国唱法”声乐学会成立大会纪要
再谈“中国唱法”嗓音科学的发声与
评王宝璋的声乐理论新作《唱法论》
“中国唱法”声乐学会在北京成立了
第二届中国声乐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
首页 > 老一辈夙愿 > 郎毓秀 这是我早就盼望的一件事
郎毓秀 这是我早就盼望的一件事
郎毓秀
个人简历:
(1918-  )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江西萍乡人。1993年上海国立音专第一届毕业生。1935年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攻读音乐与教育学。在美国四年中曾在美国各地举行独唱音乐会及电台广播演唱二十余场。1939年深秋回国。历任成都金陵女大音乐系教师、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教授兼音乐系主任。1946-1948年夏专门从事巡回演出工作。在武汉、长沙、广州、香港、兰州、迪化(尽乌鲁木齐)、宁、沪、杭等城市举行数十场独唱音乐会,受到广大听总热烈欢迎,各地新闻媒介纷纷报道,可谓盛况空前。
     1948-194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往法、英、意、瑞士等过考察音乐教育,并在巴黎、伦敦举行独唱音乐会,深受好评。1950-1984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1961-1984年任副院长。同期前十七年经常参加演出活动并多次举行独唱音乐会,并作为中国音乐家代表团成员赴捷克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演出及中国赴朝慰问团成员赴朝鲜进行慰问演出。从1954年起历任全国政协第二-第六届委员。1957年和1960年应邀分别担任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和东柏林国际舒曼声乐比赛评委。1960年-1980年代初期被推选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编辑委员会委员及声乐分支编写组主编。1985年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
    喻宜萱早在30年代初即成为声乐乐坛上享有盛名的抒情戏剧性女高音歌唱家。她的演唱具有热情奔放而又朴素严谨的风格,声音圆润洪亮,色彩浓郁,极具感染力。她演唱的曲目广泛,中外兼蓄,尤其大力提倡演唱中国创作歌曲和改编民歌。她在40年代演唱的“跑马溜溜的山上”、“在那遥远的地方”、“小黄鹂鸟”等民歌风靡一时,广为流传至今。

    喻宜萱长期从事声乐教学,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她十分重视学生的基本功德训练、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掌握较多的中外优秀曲目的能力。他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声乐人才,入聂中明、胡静华、刘诵芬、李先、周美玉、罗忻组、陈瑜、文征平、郭凌弼、黎信昌、李光伦、李双江、赵春林、汪明洁、张松益、薛明、周维民、张凤宜等,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声乐建材建设和声乐理论方面,喻宜萱也作了大量工作,主持编订、出版了中外教材20余册。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在90年代还翻译了法德文歌词一百多首,1986年出版了《我与音乐》一书,深受读者好评。

    
这是我早就盼望的一件事

郎毓秀

      非常感谢筹备组,把我的名字摆在这里。我很兴奋参加这个会。在这里我就“中国唱法”这一问题说一点体会。在几十年演唱实践和教学中多少总结了点经验。虽然我已退休了,但是仍坚持参加了两个合唱队、合唱团。每个星期有两次可放声唱歌,所以我没有离开唱歌。平时主要的我是搞翻译。在这几十年的演唱实践中,觉得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当语言发音很正确时,歌曲民族的风格就很自然的出现了。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地域宽广,东、南、西、北各地的风格习惯、语言方言发音区别很大。在“中国唱法”的总称下,我国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量不同风格的作品。民谣演唱的,方言演唱的……。又如西南风格浓郁的《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太阳出来喜洋洋》西北风格浓郁的《九里里山圪达》、《山丹丹》等等都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学习意大利传统的发声方法,我们应当主张民族化。首先要加强学习自己民族的各种曲艺和戏曲,吸收多种韵调,丰富这些营养,使中国歌曲不至于带洋味;其次要弄清,中国语言发音和外国语言发音的区别。口腔里边虽然是变化很小,却会使发音共鸣有很大的差别。我在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的时候,也牢牢的不丢开这个基本原则,比如说我唱的那个评弹,如果我用普通话,我失骄杨,这个口腔里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因此唱出来的风格就不同,所以我觉得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个美国的声乐家,我翻译了他的声乐文章。他说:“声乐器官犹如一架吸尘器,吸地毯的时候用大的管口,吸沙发的时候换一个小的管口。而机器的底部如管道,始终是不变的。”我就很同意这个说法。我觉得我就是用底部不变的,根据语言和声腔发音原则,换个风格,不同的曲调和语言口腔内部再配上不同的恰当的发音位置。过去,曾经有一度发生过“土嗓子”和“洋嗓子”的争论。实际上互相都有联系的,现在不是越走越近了吗!总之非常高兴有今天这样的研讨会,这是我早就盼望的一件事。我认为我们“中国声乐学派”早就存在了,只不过没有见诸文字。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摘自:1996年10月中国声乐学会专刊第一期)

您是第 1253196 位访问者  
中国声乐学会 @ 版权所有 联系热线:15311206299 QQ:1029736708
技术支持:安信信息有限公司 [安吉在线]

京ICP备10030378号